服务热线:

济宁道路运输资质代办机构

山东众米财税集团有限公司

Shandong zhongmi finance and taxation Group Co., Ltd

131-6537-2278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 济宁道路运输企业安全风险因素辨识管控管理制度
详细内容

济宁道路运输企业安全风险因素辨识管控管理制度

时间:2023-06-29     

安全风险因素辨识管控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明确风险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监督考核、持续改进等,根据风险评估分级,有的放矢地制定风险防范措施,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所有场所、部门和岗位。

3 术语:

风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根源风险源:即第一类风险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或有害物质。如运转着的机械、易燃液体、爆炸品、噪声源、粉尘源等。

状态风险源:即第二类风险源,指物的不良状态和环境的不良状态等。

行为风险源:也是第二类风险源,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风险因素:是促使各类风险事件发生,或增加其发生的可能性,或扩大其损失程度,或增大其不良社会影响的潜在原因或条件。

4 职责:

4.1总经理或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分级管控的领导、组织、协调、分工等,负责批准企业《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登记表》。

4.2双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风险辨识、评估分级和控制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与改进工作,负责组织审核《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登记表》。

4.3双控机制建设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各岗位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制定防范措施,形成《风险源/风险因素清单》、岗位《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登记表》和企业《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登记表》。

4.4各岗位员工:负责参与本岗位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提出防范措施建议。

5 工作内容:

5.1明确风险辨识范围:

5.1.1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5.1.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外来人员);

5.1.3工作场所的所有设备设施;

5.1.4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5.1.5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5.1.6风险因素的种类:

5.1.6.1按能量分为七类(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

5.1.6.2按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5.1.7按层次辨识:厂址、厂区布局、建筑物、设备设施等。

5.2风险辨识方法:

   常见的风险辨识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L)、现场观察法等。

5.2.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整个作业活动及每一步骤中的风险源(风险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估划分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是一种定性分析法。

5.2.2安全检查表法(SCL):为了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叫安全检查表。

5.2.3现场观察法:通过现场实地观察、询问、交谈、从而快速识别出部门的风险因素。

5.3风险评估分级:

   常见的风险评估方法有经验判断法、工作危害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5.3.1经验判断法:借助风险评估小组人员的经验、判断能力和有关标准、法规、统计资料进行风险评估,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A级: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及其危险的,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B级:橙色风险/高度危险,必须立即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的风险。

C级:黄色风险/中度危险,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风险。

D级:蓝色风险/轻度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风险,但仍需进行监控,防止风险升级。

遇到以下情况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源:

5.3.1.1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5.3.1.2不符合本地区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可能导致危险;

5.3.1.3相关方(含员工)强烈投诉或抱怨的风险源;

5.3.1.4直接观察到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重大风险因素。

5.3.2工作危害分析法:

5.3.2.1根据表-1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等级

(分值)

标准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做过任何监测,或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3

没有保护措施(没有防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做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期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意识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5.3.2.2根据表-2确定风险发生的严重性:

-2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

等级

(分值)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人员

财产损失

/万元

环境污染、资源消耗

本公司形象

5

违法法律法规和标准

死亡

50

大规模、本公司外

重大国际国内影响

4

潜在违法法规和标准

丧失劳动能力

25

本公司内严重污染

行业内、集团本公司

3

不符合本公司安全方针、制度、规定

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10

本公司范围内中等污染

地区影响

2

不符合本公司安全操作规程、规定

轻微受伤、间歇不舒适

10

装置范围污染

本公司及周边范围

1

完全符合

无伤亡

无损失

没有污染

形象没有受损

5.3.2.3根据表-3确定风险等级:

-3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风险度R

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20-25

巨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

15-16

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9-12

中等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2年内治理

4-8

可容忍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4

轻微可忽略

无需采取控制措施,但需保持记录。

——

R=L*S

R—风险度;

L—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S—事件发生后果严重性。

5.3.3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作业危险性指数是下列三个因素的乘积:

危险指数 W=L×E×C

L-----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E-----作业者在危险环境下的状况

C-----事故的可能后果

5.3.3.1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

 

L

完全预料到

10

相当可能

6

不经常,但可能

3

意外,很少可能

1

可以设想,但极少可能

0.5

极不可能

0.2

实际上不可能

0.1

5.3.3.2作业者在危险环境中的状况(E)

E

 

连续处在危险环境中

10

每天在有危险的环境中工作

6

每周一次在危险环境中工作

3

每月一次在危险环境中工作

2

每年一次在危险环境中工作

1

极难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工作

0.5

5.3.3.3事故的可能后果(C)

现象

可能后果

分值

大灾难

多人死亡

100

灾难

数人死亡

40

非常严重

一人死亡

15

严重

严重致残

7

重大

手足伤残

6

较大

受伤较重

3

引人注目

轻伤

1

5.3.3.4危险指数评价(W)

W

评价

危险源等级

>320

极危险

160-320

高度危险

70-159

很危险

20-69

可能危险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不定级

5.4制定防范措施:

5.4.1防范措施分类:工程技术措施、管理(行政)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应急控制措施。

5.4.2按照经验判断法的分级管控:在存在B级以上(含B级)风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张贴岗位风险提示卡(参照《广东省“两客一危”道路运输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给出的样式),编制《岗位应知应会》,由公司进行重点督导。对存在C、D级风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备设施可以由部门、班组和岗位进行管控。

5.4.3按以上方式方法进行各部门各岗位辨识评估分级,制定防范措施,编制形成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登记表》,汇总补充完善形成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5.5动态管理:

   风险辨识应采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鼓励全员参与,使各岗位员工随时发现身边的风险随时提出,随时解决,对于不能立即消除的风险应讨论确定防范措施补充到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中。

5.6监督考核:

   公司将“双控”机制建设情况的监督考核作为企业安全生产考核奖惩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把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实现考核方式从事后问责向事前防控转变,强化对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过程监督和考核。鼓励对发现、报告和消除风险因素和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根据贡献大小给予物质奖励或表彰;对瞒报风险或事故隐患的人员予以相应处理。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建言献策,营造全员重视“双控”管理体系的良好氛围,不断改进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5.7持续改进:

   公司根据评审结果和日常安全生产排查情况,客观分析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质量,及时调整完善相关制度文件和过程管控,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绩效。

 


二维码
官方公众号
业务咨询
手机站
联系方式


周一至周日(9:00-18:00)

邮箱:zhongmicaishul(@163com

集团网站:www.jingingyiliaoqixie.com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金宇路30号百丰商务中心6层



友情链接: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